天文学合作团队绘制了我们银河系磁场的结构。开展北半球天空微波波段观测近十年后,QUIJOTE合作团队提出了迄今为止我们对这些波长的银河系辐射极化最精确的描述。这是一个以前未探索的观测窗口,为之前通过空间任务(普朗克和WMAP)获得的宇宙微波背景辐射(CMB)研究提供了补充信息,这是宇宙大爆炸留下的化石辐射。新的结果使我们能够获取有关银河系磁场结构的信息,并有助于理解发生在现今宇宙诞生附近的能量过程。QUIJOTE实验设在泰迪观测站(特内里费伊萨尼亚),包括两台口径为2.5米的望远镜,观测微波波段的天空(10-40 GHz)。由加纳利群岛天文研究所(IAC)领导的该实验于2012年开始观测。现在,多频仪器MFI获得的数据,该仪器一直运行到2018年,一个科学团队在专业杂志《皇家天文学会月报》(MNRAS)上提交了六篇文章,迄今为止给出了最精确的关于我们银河系微波辐射极化的描述。这些地图提供了从10到20 GHz的新频率范围的详细描述,与之前通过普朗克(ESA)和WMAP(NASA)等空间任务观测的天空微波地图互补,评论了QUIJOTE的负责科学家、欧洲项目RADIOFOREGROUNDS的首席研究员何塞·阿尔贝托·鲁宾奥说:“我们以前所未有的精度表征了我们银河系的同步辐射。这种辐射是由带电粒子在银河磁场内以接近光速的速度移动而产生的。这些地图是通过近9000小时的观测结果,是研究宇宙中磁场的独特工具。”这些数据将极大地提高我们对自己银河系微波辐射机制的了解,这证明比预期更为复杂和有趣。这也将有助于预测未来较高频率CMB实验的银河前景辐射。阿曼彻斯特大学在80年代中期与MRAO(剑桥)、IAC(特内里费)和IFCA(桑坦德)开始了科学合作,设立了特内里费实验研究西班牙泰迪观测台的宇宙微波实验,并发展出了Very Small Array(VSA)、欧盟RADIOFOREGROUNDS项目和QUIJOTE。QUIJOTE的光学和喇叭设计由曼彻斯特完成,包括当地的制造工作。除提供日常远程观测之外,曼彻斯特还协助在试运行阶段开发并行数据处理和图像流程。最终的数据产品中,我们提供了大气矫正和部分对AMI和同步辐射的评估。曼彻斯特大学的罗伯特·沃森博士表示:“这些数据将极大地提高我们对我们银河系微波辐射机制的了解,这证明比预期更为复杂和有趣。这也将有助于预测未来较高频率CMB实验的银河前景辐射。”科学家需要消除与我们自己银河系相关的辐射幕才能测量宇宙起源的信号。QUIJOTE提供的新地图是执行这一任务的工具。桑坦德物理研究所(IFCA)的研究员埃莱娜·德拉何斯评论称:“我们发现的最有趣的结果之一是,我们银河系的同步辐射极化比预想的要变化更大。”“我们获得的结果是未来实验可靠探测宇宙信号的参考”,她补充道。QUIJOTE的新数据还是研究异常微波辐射(AME)的独特工具,这种辐射首次在25年前被发现,据称是由星际介质中非常小的尘埃颗粒的旋转产生的,这些颗粒受到银河磁场的影响而取向。最后,QUIJOTE的新地图使得有700多个银河和外星系源的射电和微波辐射进行了系统研究。“在其中40多个被检测到极化辐射的源中,研究它们的属性与现有文献中的模型预测一致”,桑坦德物理研究所的研究员迭戈·赫兰兹评论道。QUIJOTE是IAC、IFCA、工程与通讯系部(桑坦德)、曼彻斯特大学焦德雷尔银行天文台、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和IDOM公司的科学合作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