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森林管理的分析表明,当地社区经常吃亏。保持森林覆盖是一项重要的自然气候解决方案,但新的研究显示,当地森林管理正规化时,往往会损害社区利益。这项今天在《自然可持续性》发表的新研究由曼彻斯特大学的约翰·奥尔德科普博士和俄勒冈州立大学的Reem Hajjar领导,基于51个不同国家的643个社区森林管理(CFM)案例研究,其中包括267篇同行评审研究。这是迄今为止对CFM最全面的全球性分析,显示尽管CFM政策通常对环境和经济有积极影响,但CFM往往导致当地人口权利被削弱以及更少地获得森林资源的情况。全球范围内,有16亿人居住在距离森林5公里内,其中71%生活在低收入或中等收入国家。奥尔德科普博士之前进行的研究表明,尼泊尔的社区森林管理导致森林破坏的相对减少37%,贫困率相对减少了4.3%。全球各地的森林调节气候、固定碳、是大量世界植物和动物的栖息地,并在很大程度上为居住在附近的人们的生计做出贡献。Reem Hajjar表示:“全球森林的14%和低中等收入国家的28%是由土著人和当地社区正式拥有或管理的。”“有许多案例显示了积极的成果。但更好地了解权衡的情况——某些方面改善了,但代价是其他方面恶化——对于理解森林治理体系同时实现多个可持续目标的潜力至关重要。”新研究分析了拉丁美洲、非洲和亚太地区的643个社区森林管理案例,以更好地了解正在发生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权衡情况,并制定变革以确保整个光谱上的目标成功。•其中524个案例追踪了正规化CFM计划后森林的环境状况,其中有56%报道改善,但32%报道恶化。•其中316个案例报告了生计状况,其中68%发现收入增加,36%无变化,而6.3%报告下降。•在249个报告资源获取权的案例中,34%显示增加,而有54%显示减少。然而,在评估联合结果的案例中,明显存在权衡。在122项研究中,同时考虑了所有三个CFM目标的情况,只有18%的案例报告了三个目标都取得积极成果。“社区森林管理可以改善森林和周围居民的生活。虽然看到68%的案例中收入增加,56%的环境影响减少,34%的资源权益增加,但总体结果远远没有可能的那么转变。政府需要更多努力确保这对人和环境都是三赢,而不是在他们之间做出一系列权衡,”奥尔德科普博士补充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