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首次成功实现蟾蜍繁殖
曼彻斯特大学的科学家们在曼彻斯特博物馆成功地在蟾蜍的原产国之外首次成功实现了世界上最稀有的蟾蜍在圈养环境下的繁殖。这一被世界自然基金会列为极度濒危物种的 Variable Harlequin Toad(生活在中美洲巴拿马)享受在野外生活中的确切条件,他们才取得了这一成功。这项在曼彻斯特博物馆的工作机构 - 曼彻斯特大学医学生物健康学院,巴拿马野生动植物慈善团体PWCC以及曼彻斯特博物馆之间的合作,将这些极度濒危的蟾蜍视作一个项目的关键部分,结合非侵入性研究和保护教育,涉及泛缅特罗波利斯国家公园内的当地社区。曼彻斯特博物馆的活体动植物馆团队是著名的两栖动物饲养专家,在博物馆的水族馆里模仿了蟾蜍产卵的急流石头,他们密切关注他们的两栖动物原始栖息地,以获取基本数据,以便重现正确的温度、水位、流量以及光照条件。该项目的成功标志着更多创新的两栖动物保护工作的开端。

参与在巴拿马进行工作的曼彻斯特大学的教授阿曼达·班福德表示:“这是一个了不起的项目,特别是因为Atelopus蟾蜍是地球上最濒危的两栖动物群之一。我特别为我们与巴拿马的保护主义同事合作感到自豪,这涉及培训当地人作为共同研究人员,并为当地学校孩子提供教育资源。我认为这个项目独特之处在于将研究、教育和社区参与结合在一起,并成为了这类保护计划的典范。”
PWCC主任路易斯·乌雷纳博士说:“保护全球生物多样性必须成为所有世界公民的重中之重。我们以巴拿马的哈雷奎蟾蜍的保护为例,为我们所能做出的积极差异而感到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