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发现的古生物学发现将在BBC One纪录片《恐龙:最后的一天与大卫·爱登堡》中展示。 曼彻斯特大学古生物学家罗伯特·德帕尔马在北达科他州的一个挖掘地点Tanis发现了击中地球6600万年前导致恐龙灭绝的小行星碎片,以及史上首次发现的小行星冲击导致恐龙死亡的化石遗骸。这些突破性的发现可能提供了有史以来第一份证据,证明恐龙是被白垩纪末的小行星撞击而灭绝的。这些发现将在一部新的90分钟的电影《恐龙:最后的一天与大卫·爱登堡》中展示,该电影将于4月15日在BBC One和iPlayer播出。 曼彻斯特大学古生物学家们2019年首次宣布了他们在Tanis遗址的惊人发现,并揭示了帮助描绘恐龙最后一天情景的大量地质记录。其他发现包括一枚极为罕见的无齿翼龙蛋,里面有一只幼年翼龙的化石骨骼;一处化石洞穴,可能是早期哺乳动物(如Pediomyid)挖掘的 - 以及保存完好的三角龙皮肤,在Hell Creek Formation中极为罕见。 所有在纪录片中亮相的发现都有助于详细描绘白垩纪晚期Tanis的生活情景,恐龙统治16500万年的最后时刻。该电影独家记录了DePalma在过去三年里挖掘遗址的过程,以前所未有的细节,生动再现了恐龙最后日子的失落世界;通过引人入胜的CGI场景揭示小行星撞击地球时发生的事情。节目中,大卫·爱登堡爵士与DePalma和曼彻斯特大学教授菲尔·曼宁一起调查了保留在琥珀中的Tanis喷射小球。进一步分析显示,一颗小球内部似乎有一块微小的碎片,可能是小行星本身的一个微观碎片,在球体内完美保存了6600万年。 曼宁教授描述这可能是“杀死恐龙的子弹碎片”,这可能是将Tanis挖掘遗址与Chicxulub撞击联系起来的物理证据。这是我们可能无法想象到的最不可思议的事情,最理想的情况...我们一直希望在这个遗址上找到的东西,我们在这里找到了。摄影机还拍下了DePalma及其团队发现了一只名为萨赛洛龙的小型草食恐龙的腿的时刻,这种恐龙本身可能目睹了灾难性撞击。这是首次揭示被小行星撞击杀害的恐龙化石。Robert DePalma说:“这是我们可能无法想象到的最不可思议的事情,最理想的情况...我们一直希望在这个遗址上找到的东西,我们在这里找到了”。Robert DePalma在Tanis进行挖掘已有十年之久,《恐龙:最后的一天与大卫·爱登堡》记录了他及其团队发现这些非凡发现的时刻,帮助我们逐小时拼凑出恐龙消失的那一天发生了什么。该节目还跟随Robert在牛津郡的一家研究设施、钻石光源同步辐射计中检查了一枚化石翼龙蛋。蛋内还包含幼龙,扫描显示,这只翼龙可能能够在孵化后不久就会飞行,有些翼龙的蛋壳是软壳,就像龟类的蛋一样。《恐龙:最后的一天》结合了惊人的CGI叙事,不仅为Tanis和这些发现注入了生气,而且将大卫·爱登堡带回到白垩纪晚期。它基于Robert及其团队在Tanis发掘的杰出证据,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详细地描绘了恐龙最后的日子的世界,揭开了Chicxulub小行星与地球相撞时发生的神秘。
